设计之旅——去博物馆看设计

2017-4-14 19:09:45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设计塑造的世界里。大到一座城市,小到一枚回形针,纵观近两百年来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突飞猛进的演化史,设计总是通过解决问题让生活更美好。虽比不上艺术品的稀缺性和独一性,然而当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设计品被当作艺术般收藏进博物馆放到聚光灯下被重新审视时,就会散发不一样的光芒—那是设计师们在发现并解决问题、追求更高审美的不断探索中闪烁的智慧之光。去年年底伦敦标志性的The Design Museum 乔迁新址,无疑在设计圈和博物馆界引发关注和热议,也让我们看到在西方国家成熟完善的博物馆体系和循序渐进的设计史发展背景下,设计类博物馆的百花齐放。反观因历史原因历经设计断层的中国,在设计博物馆领域几乎是片空白。所幸,这片空白的土壤迎来了春暖土润的时节,正在酝酿萌芽,无论是雄心勃勃放眼亚洲设计的香港M+ 视觉文化博物馆,还是西风东渐、古今中外交融的深圳设计互联,这应该是设计博物馆在中国发声的最好时机。

  日常生活即设计

  从泰晤士河南岸Shad Thames街区原香蕉仓库改造的“白盒子”,搬来肯辛顿博物馆街区素有“公园帐篷”之称的前英国联邦中心不过4个月,伦敦设计博物馆已经吸引了超过30万名参观者光临,其中不乏大量的非专业观众。对于力求通过稀松平常之物来定义何为设计的博物馆来说,这样的成绩无疑意义深远。相较于邻居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展现的古典艺术与设计、蛇形画廊的先锋、皇家美术研究院的珍贵画作,在伦敦设计博物馆里,设计从新奇特回归日常。稀松平常的量产工业设计产品和批判性极强的特展不再将设计作为展览主体,而是作为媒介,启发大众思考我们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1

  若要理解设计博物馆对自身的定位,就不能不从80年代初创始人Terence Conran在V&A地下室发起的“锅炉房项目”说起。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现代主义逐渐兴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巴黎的蓬皮杜中心相继展现出对量产工业设计品的收藏兴趣。在英国,Conran的“锅炉房项目”即是第一批对“高高在上”的设计进行反思的机构。其1981年的揭幕展览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设计”,矛头直指业界对设计纯装饰性作用的肤浅理解。自此以后,即便整个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博物馆始终站在大众文化的立场,甚至有意弱化设计品自身的主角光环,用设计博物馆联合总监Alice Black的话来说:“你可能很难在这里找到精美的手工艺品、弄潮儿的先锋设计或某件昂贵的家具。因为在我们看来,设计扎根日常,设计无处不在。”

1

  2017年,6个特展将在这个较旧址大3倍的新家里依次拉开序幕,且都无一例外地突破了单一展品类别的边界,将设计看作一种媒介,启发大众思考。开馆大展“惧与爱”(Fear and love)就涵盖了时尚、数码、装置、高科技等一系列作品,里面有这么一个机器人装置,时刻跟在参观者背后跑。这组作品其实暗示着人与人工智慧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产生的问题—被人类所创造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5月下旬即将上演的“加利福尼亚”展则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美国加州能孕育出诸如苹果、谷歌、airbnb等等数量惊人且对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设计。“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生活的世界失去了归属感。我认为博物馆有义务让人们知道未来居住空间存在的可能,同时,继续呈现一些带来灵感的展览。博物馆是一个公共言论的阵地,”Alice说。而作为承载这一理想的全新舞台,由历史建筑改建而来的伦敦设计博物馆新馆从建筑开始就充满了看头。

责任编辑:zhangqiaorong
公众号二维码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