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旅——去博物馆看设计

2017-4-14 19:09:45  出处:其他  作者:佚名  

  见证中国人生活的设计

  “设计”一词进入国内大众的视野,也仅仅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其实生活中充满了无处不在的设计,往往因为量产的普及性和实用性而被忽略。在上海,有这样一座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收藏了自1949年建国以来有代表性的量产工业设计品,展示了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我们办馆的理念,是在全球设计语境下考量,以历史的姿态审视中国工业设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也探索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馆长沈榆说。

1

  创建于2010年的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位于上海国际设计中心3号楼,拥有三千多件馆藏,包括大量的实物展品、文献、影像资料等。除了充满怀旧感的历史物件,更收入了当代本土设计师如吕永中、王杨、侯正光等人的家具家居设计品。在博物馆的策展部分,分为4个主题展区:常设展区是“30年·300件: 国人的记忆展”,展示了从1949年至1979年沪上百姓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国产设计品,是中国工业设计档案研究的视觉呈现;将设计与艺术和科学跨界对话的科普特色展区“TAD展”;充满互动和科教性的DIY展区“造‘悟’梦想家”;以及更多元化的临时展展区,2017年的主题展览为“物尽材用”展,呈现了一个全新演绎的材料世界,也重新诠释了材料与生活的关系。

  私人设计博物馆先行者

  和公立博物馆相较,一个私人设计博物馆的诞生,背后是创始人对设计倾注的无限热忱。在上海一栋经过改造设计的百年老棉纱厂发电站厂房,陈列着一千多件工业设计品,这是工业设计师杨明洁在过去十多年间的私人收藏。“我们如果去看工业革命至今的产品,就可以从不同的年代、地区、族群和审美中找到很多答案,这也是我想要收藏这么多件古董工业品并创立这个博物馆的原因之一。”

  如今这个6层楼高、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建筑主体内,划分了历史馆、现代馆和未来馆3个展区。历史馆呈现了杨明洁的收藏主体—来自世界各地的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各类与生活相关的工业产品。除了认同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时代意义,身为工业设计师的社会使命感让他希望通过博物馆的形式让公众了解更多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这些旧物品记录着人类过去的生活方式、审美与文明,并且可以对公众传播与普及设计文化。”现代馆则展示了杨明洁获奖的诸多当代设计作品,而未来馆则成为探讨材料更多可能性的众多创新实验室。”

  借势V&A

  三月的深圳设计周刚落下帷幕,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也在持续酝酿中,这座被冠以“设计之都”的城市里,“设计”已成为不容小觑的软实力。将于今年10月在深圳蛇口开幕的设计互联(Design Society),似乎更成为锦上添花的一笔。作为一个新型综合文化平台,设计互联即将运营呈现一座形式新颖的设计博物馆。“这不仅是展示设计品的博物馆,更是个孵化多元的公众项目,以激活设计成为社会催化剂的新型文化平台,使设计与社会、设计与生活、设计与产业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更紧密。”设计互联馆长Ole Bouman说。

1

  这座设计博物馆由V&A展馆、观复博物馆深圳馆、主展厅、剧场和滨海多功能发布厅组成,都坐落在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新陈代谢派建筑大师Fumihiko Maki主持的日本槙综合计画事务所担纲建筑设计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内(上图)。其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和位于伦敦的世界级艺术与设计博物馆—V&A博物馆合作呈现的V&A展馆。位于建筑体一楼的V&A展厅占地八百多平米,将会从V&A的永久性馆藏中精选出约25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涵盖时尚、摄影、家具、产品与平面设计、戏剧和表演等多个领域的藏品,以20、21世纪的作品为主,其中还有两件V&A新近纳入馆藏的与深圳相关的产品—这些都会在为期两年的半永久性开幕展“Values of Design”(设计的价值)上呈现出来,分7个主题进行策展,让人一睹全球范围内广博丰富的现当代设计典范。“设计是门能惠及普罗大众的学科,也能引发批判性的思考,我期望这个开幕展能带领观众一起探讨设计是如何对生活产生影响的。”设计互联旗下V&A展馆主管Luisa Elena Mengoni说道。除了展览的呈现,设计互联和V&A的深度合作还体现在博物馆建立和运营方面的专业咨询、中国员工的培训,以及由展览延伸出的一系列公共项目等。

  一楼空间内,还有一个展示中国晚清之前装饰艺术品和实用艺术品的观复博物馆展厅,与侧重于20、21世纪全球范围内设计品的V&A展厅形成对话。用于临时展览的主展厅,则会关注年轻的中国设计师作品和充满未来图景的设计中的数字科技,开幕展“Minding the Digital”(数字思维)更是面向设计的未来,在策展上也具有很强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于是,3个展厅将以“设计”为线索,共同构织出全球视野下连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设计创造宏图。

  植根东方美学的艺术设计

  这是一座目前还在设计图纸上的美术馆,暂定命名“圆美术馆”。日本设计大师黑川雅之的设计方案以“圆”造型为灵感,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东方语境下的哲思,也可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追本溯“源”,契合着美术馆的两位创始人宋涛和闫震的期望—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梳理中国艺术设计史,并探索中国艺术设计的未来。

1

  美术馆定址在苏州—这个目前为止中国传统文化和“百工”(当时的设计)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似乎是一种传承。“中国的当代设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复兴,通过收集、整理当代中国设计师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追溯其受影响的历史背景,我们想要梳理中国当代设计史的脉络,从‘人’和‘历史’两个方面去阐释。”发起人兼馆长宋涛说道。宋涛一直以来想创办一家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艺术设计博物馆,树立中国自有的文化自信,向全世界发声,而现下在他看来正是“最好的时机”。圆美术馆是艺术与设计的结合,也是传统与未来的碰撞。因为对传统艺术的扎实研究,能为当代艺术设计的探索和发生提供更好的灵感。在馆藏部分,除了自造社数十年来的积累,宋涛还在不断地挖掘有创作才华的年轻设计师。展览形式上,圆美术馆也在探索更丰富多元的形式,强调展览的互动性和新媒体的运用。“展览只是前端的环节,后续还会和许多设计类院校学生进行产学联动,更会连通各个设计产业链。”闫震说道。圆美术馆一期的展馆会先依托某个现有建筑的改造完成,计划在今年内开馆。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方案则会在二期全新选址建成,成为今后的主要展馆。

责任编辑:zhangqiaorong
公众号二维码
网友评论

选风格填面积,马上免费预约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请选择风格
  • 请选择你喜欢的装修风格
  • 简约风格
  • 中式风格
  • 欧式风格
  • 田园风格
  • 日式风格
  • 混搭风格
  • 地中海风格
房屋面积不能为空
手机不能为空
请选择你所在的城市
城市不能为空
60获取验证码

立即免费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政策》

热门案例

太平洋家居网官方APP